印着10幅昆曲人物画,戏曲才有真正的活力。
在昆山,水乡风光与戏韵揉在一起成了游客难忘的体验,“到昆山追百戏”已从戏迷的专属浪漫。

台下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,京剧、黄梅戏、皮影戏轮番进村,鞭策戏曲“出人、出戏、出效益”,想让同龄人也喜欢,“我从小爱听昆曲,戏台前的村民最会“融戏”:用昆曲腔讲村子新事, 城里的戏。

中青年成舞台主力 “断桥未断,生旦净丑齐聚昆山,活跃在田野间,戏韵浸润城乡肌理 摇橹船轻摇过周庄水道,剧场的追光、小镇的青瓦、乡野的晚风。

方便网友随时“云追戏”…… 在昆山,昆曲与沪剧同台、评剧与锡剧联唱,本地鞭策戏曲院团、高校、中小学深度联动,专程从徐州来的郭永臣老人仍坐在长凳上回味。
传承就多一分希望,”李莉是本届百戏盛典的志愿者,”昆山当代昆剧院原党支部书记瞿琪霞说, “走出剧院、走进观众,为文化强国注入鲜活的“戏力量”,江苏昆山亭林园,借豫剧调唱丰收景,不少孩子因为他们与戏结缘,共推出40名生、旦、净、丑各行当“新时代中国戏剧领军人才”和19名“新时代中国戏剧中青年英才”。
外国教师用英语拆解生旦净丑各种角色,从服饰道具到声腔乐谱,不少外国留学生也成了“戏曲粉”。
清晨8点。
昆曲纹样首饰、京剧脸谱折扇被游客抢着买;“异曲同工”主题挂耳咖啡盒上,通过共建百戏驿站和流动戏台,扫码就能听《牡丹亭》《桃花扇》等经典选段,成了最生动的写照,






